一、专业概况
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整合意识、掌握工商管理领域前沿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商务数据分析技能,解决企业经营实际问题,并进行组织创新及决策的复合应用型管理高级人才。1988年在江苏省和原航空部高校系统获招生权,2000年获得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管工博士点下招收企业管理方向博士生;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是江苏省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工商管理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对应的工商管理学科2021年获得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2023年中期考核为优秀。2022年工商管理专业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BGA-AMBA联合认证,2021年获PMI-GAC全球项目管理教育认证,2024年获BGA国际金牌认证。专业秉承“瞄准需求、服务行业”的理念,形成“数据+管理+实践”专业特色;建成2个省级教学团队,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出版3部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6部省重点教材,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专业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特色做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立足新文科理念,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人才培养基础,建立了“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机制,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突出商科办学特色,采用系统耦合理论来指导专业课程群建设,打破教育要素壁垒,形成“综合学习+特定方向、行业特色+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创客平台”教育要素融合的培养体系。通过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新商科建设,获批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6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基地。
智慧教育和联动教育,提供多维度的学习情景,改变单一性“课堂教学”场景。专业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和沙盘模拟教学等教学形式、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智慧转型,提供多维度的体验情景,建设活力课堂。建设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实行双主体(院校/企业)联动、双导师(学业/企业)互补、双身份(学堂/职场)互换培养模式,与MBA课程班学员联合,为每位在校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整合资源,产教融合。
(二)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规章制度压紧压实教学各项工作出台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坚持备、教、辅、评全环节管理。通过经师学堂、任务式进修、校企交流等多渠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制定“1门金课+1-2门特色课”课程团队建设目标,全面提升专业课程整体水平。通过监控评价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校院两级督导组深入开展教学检查,定期公布结果,通过实时反馈和一对一精准辅导,确保教学质量。通过跟踪反馈形成质量保障闭环系统,通过“凤回巢”“国防企业面对面”等活动,建立毕业生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用人单位定期交流,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培养方案,构建起质量保障闭环系统。
(三)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以“方向聚焦”为导向,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课程群教学团队。根据国家特色专业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要求,打造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管理”为焦点,辐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社会研究方法”等方向的特色课程群教学团队,以及以“大数据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为焦点,辐射“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服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等方向的特色课程群教学团队,着力促进教研融合,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专业领军人才培养,推进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储备,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打造适应时代需求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重视学科和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将团队骨干教师培养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或教学名师。完善青年教师发展激励机制,锻炼、培养和提升青年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攻坚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入选重要人才工程项目。实施教师培养的“国际化工程”,依托“长空学者”计划、海外研修计划以及国际优秀人才引聘工作网络等,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四)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突出“双创”能力培养,构建基于“两重两强”的特色专业课程群。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着眼于“重创新能力、重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强化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目标出发,瞄准专业发展前沿,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3-4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管理学课程群、战略管理课程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和技术经济分析课程群等。
着眼国际,梯级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批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主干和核心课程教材、教辅资源。本专业依托学院国家级教学团队,重点规划和建设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和市场营销学等核心专业系列教材的开发,重点加强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优化的研究,持续提升教材质量。同时,邀请国外工商管理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担任相关教材的主编或参编,实现教材建设的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协同开发,开放共享,基于教学科研的“朋友圈”计划,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专业围绕管理学等核心课程群,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和形成体系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料。搜集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如波音、空客、中国商飞、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博世等)企业管理的一手资料(如战略规划等),结合专业教师现有企业研究课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将上述案例资源融合进课程教学过程中,并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打造出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专业建设成效
历经30多年的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师资团队建设成效
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国际交流合作、校企合作,构建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国际视野宽广、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共有131人,其中专职教师61人、企业导师53人,兼职教授17人。
图1 专职教师师资结构
(二)教学科研工作成效
本专业高度重视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评价制度,取得良好成效。出版国家规划教材4部,“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3部,省精品教材7部。《创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在百余所高校使用。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2门。成立案例中心,每年新编10-20个案例,并注意开发经典案例。
图2 出版的核心教材
图3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
(三)学生培养工作成效
本专业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毕业生就业与深造情况。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学生境外升学率高。2020届毕业生中,升学深造的比例达到40%。其中很多毕业生被国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院录取,包括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境外升学率约为14%。近三年,工商管理专业共有15名学生被保送或考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
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民企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采取实地考察、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跟踪了解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平均为93%,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三个维度的平均满意度均超过91%。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表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这其中更不乏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界和业界精英,很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各类投资机构和银行等单位的重要业务骨干,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